2011年8月30日 星期二
Day 17 - Sdyney Secondary College - N.S.W Parliament - Taipei
今天是我們最後一天在雪梨,在結束了昨天繁忙的行程之後,一早我們去到Sydney Secondary College前往參訪,與高雄教育局的老師們一同參觀,但礙於時間關係,我們只在一位老師的化學教室參觀,雖然我們不是理工背景,但我們也看見了台灣中學與澳洲中學的差異。下午我們前往雪梨議會參觀,這是一棟古老的建築,有著維多利亞女王時代的古蹟,兩位解說員替我們解釋上議院與下議院的不同,讓我們對澳洲的歷史有了更多的了解。結束了下午的行程之後,我們各自解散去買齊所有的紀念品,晚上我們搭上飛回台北的飛機,在與Ray道別之後,我們結束了這幾十天的旅程,這些澳洲的回憶、所看所學的點點滴滴,都留在我們的心裡,從英文看板到西方臉孔,我們經過了多少天的適應與融入,如今我們展開國旗,在機場拍了最後一張在澳洲的合照,紀念我們在這裡,國際青年大使國立清華大學澳洲團隊正式完成使命,光榮回台。
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
Day 15 - 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 Nan Tian Temple
今天,所有團員起了個大早,因為今天要去交流的學校比較遠。
早起的大家臉上還帶著一絲睡意與倦容,不過看到是理查大哥來接我們,大家精神又好了起來。
早上霧氣有點濃厚,天氣還不是相當的亮,我們搭著小巴士,準備前往臥龍崗大學。
在去程中,理查大哥順路帶我們去參觀了風景,一行人也開心的在那裡合照留影。
到了臥龍崗大學,它的校園讓我想起了新竹的清華大學,
同樣清幽、同樣感覺的建築物及充滿綠意的校園。
在臥龍崗進行了交流活動,之後和同學們相談甚歡的共用茶點。
在美麗遼闊的校園中拍了很多張照片,依依不捨得跟新認識的朋友們說再見後,
我們前往了下一個地點,南半球最大的寺廟,南天寺。
在那裡遇見了很多很熱心的師父們、還有很多開朗又健談的姐姐們,
除了參觀這座宏偉的寺廟,我們也吸收到了不少的新知識。
希望南天大學蓋好後,我們還有機會可以去參觀。
今天在臥龍崗大學見到了與清大相仿的氣氛,
還參觀了美麗壯闊的南天寺,晚餐團員們一同去吃了西班牙菜,結束了美好的一天。
早起的大家臉上還帶著一絲睡意與倦容,不過看到是理查大哥來接我們,大家精神又好了起來。
早上霧氣有點濃厚,天氣還不是相當的亮,我們搭著小巴士,準備前往臥龍崗大學。
在去程中,理查大哥順路帶我們去參觀了風景,一行人也開心的在那裡合照留影。
到了臥龍崗大學,它的校園讓我想起了新竹的清華大學,
同樣清幽、同樣感覺的建築物及充滿綠意的校園。
在臥龍崗進行了交流活動,之後和同學們相談甚歡的共用茶點。
在美麗遼闊的校園中拍了很多張照片,依依不捨得跟新認識的朋友們說再見後,
我們前往了下一個地點,南半球最大的寺廟,南天寺。
在那裡遇見了很多很熱心的師父們、還有很多開朗又健談的姐姐們,
除了參觀這座宏偉的寺廟,我們也吸收到了不少的新知識。
希望南天大學蓋好後,我們還有機會可以去參觀。
今天在臥龍崗大學見到了與清大相仿的氣氛,
還參觀了美麗壯闊的南天寺,晚餐團員們一同去吃了西班牙菜,結束了美好的一天。
2011年8月26日 星期五
Day 14 - Chatswood High School
8/26(五) 雪梨第四天
今天辛苦的手工藝課程中,還有一件小插曲,就是Chatswood High School和我們在課前溝通有些不完全,造成兩方對課堂內容的安排認知有出入,使得在課程進行順序上有小小的混亂,所幸最後課程仍順利完成。這樣的經驗,也讓我們學習到,儘管在訪澳前已經與交流校方確認過課程內容,到了澳洲後,仍須再次向學校確認課,以免的臨時變動使尷尬的情形產生。
客家花布袋製作過程
團員親手縫製客家花布袋贈與Chatswood High School
2011年8月24日 星期三
Day 12 -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UNSW)
新南威爾斯大學在澳洲算是頂尖大學之一,而今天我們就來到這與該校的學生進行交流。因為我們算提早滿多到會場,所以有充裕的時間進行場佈、與到場的學生談話,來暖暖場子。
by Karina
![]() |
UNSW校園環境幽雅,與位在市區的University of Sydney不太一樣,有種美式校園的氛圍 |
學生大部分都是亞洲面孔,其中又有大部分是華裔背景、台灣留學生、中國大陸學生等。雖然說這樣的聽眾組合並不是第一次遇見,但仍是與過去一個禮拜在坎培拉的情形迥然不同,而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大挑戰-要如何將聽眾已知的訊息介紹地更活潑、有趣,是有難度的。
所幸聽眾都還算踴躍,對我們也滿友善的,會後的茶會中大家也聊的熱烈、開心,總算讓我們鬆了一口氣。因為通常從茶會的互動就可觀察到聽眾對這場presentation的評價、觀感是如何。而在UNSW國際事務處和雪梨辦事處的安排下,這場交流活動順利落幕!結束後,仍不免俗地來張大合照來替今天的活動畫下句點。
![]() |
UNSW學生與UNSW國際事務處的人員Kay(後右一)、Amy(前右二)、雪梨辦事處呂明澤秘書(前右一),與領隊老師徐憶萍助理教授(後右三)、全體團員合照 |
by Karina
2011年8月23日 星期二
Day 11 - University of Sydney and Macquarie University
到了雪梨的第二天,我們前往第一所大學-雪梨大學,這所學校是Ray與台灣同學會安排的,他們非常熱情的接待帶我們,兩位同學帶領我們去參觀校園,也見識了南半球最美的文學院,結束了校園導覽,我們開始了presentation,雖然台下坐的有一半都是台灣人,講起來卻一點也不會冷場,相反的,他們說因為我們的出現,可以讓他們勾起思鄉的情緒,再一次檢視自己的文化。第一場大學演講雖說準備不甚完美,但至少我們都有收穫。結束了雪梨大學上午的行程,下午我們前往麥奎裡大學,一進會場,立刻感受到四面八方不同文化的氣氛,有亞洲、非洲,等各種不同國家的人來參與我們的演說,Ben在做完了簡單的學校概述後,我們正式站上舞台,宣傳台灣,這些世界各地來的人對於我們台灣的文化非常宿興趣,會場也準備得相當周到且正式,再結束了簡報後,我們移動前往茶會,並與他們的同學相談甚歡,我們互相交換名片,並有十幾個人陪同我們前往校園導覽,相信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場成功簡報的證明,我們很讚嘆麥奎裡的新圖書館,規劃完美、規模甚大,帶給我們很多的衝擊,今天一整天,我們見識了兩所知名大學的魅力,感受到了不同文化的衝擊,體會到了中西文化的不同,但更重要的是,這是我們第一次學習到如何在不同國家同齡的同學之中,傳揚自己的國家。
2011年8月22日 星期一
Day 10 - The Scots College
在雪梨第一天的教學活動就是在號稱「全澳洲最貴的私立學校」-The Scots College進行。The Scots College位於雪梨的東方,位處高級住宅區,風景優美,學校後方即可看見整個港灣與海灘。從這地理位置即可知道這間學校學費如此昂貴其來有自。
The Scots College是所設備、師資,與制度相當齊全的私立學校。這次的參訪是由台裔音樂家Nelson Wu博士替我們牽線和安排的。也在博士的帶領下,我們也一併參觀了The Scots College附設的幼兒部(幼稚園)。幼稚園的學童從兩、三歲到六、七歲,學童全部都是小男生,因為The Scots College是所全男校的私立學校。但即便是幼稚園,小朋友們也在上各種的學前課程,如美術繪畫、戶外體育活動、英文字母練習、說故事課,和一對一的音樂課......等等。學習資源相當豐富,也不枉其號稱「全澳洲最貴的私立學校」。
參訪完幼稚園後,我們來到了中學部的校長室,與校長見面。
校長提到The Scots College董事會決定要開間MBA的商業學校,若雪梨辦事處有意願的話,可以再和他聯絡如何進行交流等合作活動。
接著我們也到八年級生的兩堂地理和一堂歷史課進行教學觀摩。第一堂的地理課是在學校的圖書館,地勢高、可以望進海灣美景,是個非常享受的讀書天堂。該課堂正進行小組討論、校正學期報告的過程。報告是一篇六~八頁的小論文,需涵蓋並探討澳洲在國際社會的角色,並以幾大專業角度去分析,如國防、移民、商業,等等。
特別的是,The Scots College高年級的學生似乎都人手一台蘋果電腦。經過詢問之下,學生告訴我們,這些電腦是學生跟學校借的,每學期只需付些費用就可以帶著它們在任何課堂上做作業、抄筆記,而每堂課都可以帶筆電上課,課堂'上、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數位化程度相當高。
下午的歷史課也是如此,即使課堂正在播放「阿拉伯的勞倫斯」影片、映後並進行討論,學生們仍是可以自由使用電腦,而老師也不太會去管學生在電腦上做什麼,除非有違反課堂秩序的情形發生。相當有趣的一點是,該課堂的進行方式即使是課堂討論,卻是大部分由學生主導討論方向、滔滔不絕,老師則是在旁提領、帶領討論的主題。討論過程中,氣氛一度相當激烈,意見不合的同學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高談闊論。這種情形在台灣的高中課堂上不甚常見。
除了歷史課,下午我們也在另一堂地理課觀摩。這堂課是老師進行講課,講課結束後則由學生自己寫練習題當回家作業,比較類似台灣一般高中課程的進行方式。
參訪完The Scots College之後,雪梨辦事處呂明澤秘書帶我們至鄰近的海濱公園散步。於是我們一行人著套裝、踏跟鞋地來到雪梨的觀光景點之一,和大自然的瑰麗景觀合影,替第一天的雪梨交流活動畫下句點。
![]() |
The Scots College中學部的大門 |
參訪完幼稚園後,我們來到了中學部的校長室,與校長見面。
![]() |
團隊領隊老師徐憶萍助理教授(右五')和全體團員與Nelson Wu博士(左一)、The Scots College校長(左四)合照 |
接著我們也到八年級生的兩堂地理和一堂歷史課進行教學觀摩。第一堂的地理課是在學校的圖書館,地勢高、可以望進海灣美景,是個非常享受的讀書天堂。該課堂正進行小組討論、校正學期報告的過程。報告是一篇六~八頁的小論文,需涵蓋並探討澳洲在國際社會的角色,並以幾大專業角度去分析,如國防、移民、商業,等等。
![]() |
領隊老師徐憶萍助理教授(左一)與全體團員(由左至右:Carol、Karina、Jade、Veneta、Hoi)在圖書館合照 |
![]() |
團員Karina、Veneta、Hoi,以及領隊老師Angela(由左至右)與學生的互動情形 |
下午的歷史課也是如此,即使課堂正在播放「阿拉伯的勞倫斯」影片、映後並進行討論,學生們仍是可以自由使用電腦,而老師也不太會去管學生在電腦上做什麼,除非有違反課堂秩序的情形發生。相當有趣的一點是,該課堂的進行方式即使是課堂討論,卻是大部分由學生主導討論方向、滔滔不絕,老師則是在旁提領、帶領討論的主題。討論過程中,氣氛一度相當激烈,意見不合的同學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高談闊論。這種情形在台灣的高中課堂上不甚常見。
除了歷史課,下午我們也在另一堂地理課觀摩。這堂課是老師進行講課,講課結束後則由學生自己寫練習題當回家作業,比較類似台灣一般高中課程的進行方式。
![]() |
課後領隊老師徐憶萍助理教授(左二)、該課堂之Flanagan老師(後中),與全體團員和學生合影 |
![]() |
雪梨辦事處呂明澤秘書(左二)與領隊老師徐憶萍助理教授(右四)、全體團員合影 by Karina |
2011年8月21日 星期日
Day 9 - Flight to Sydney
經歷昨晚與行李的奮鬥,大家今天仍舊起了個大早。
在坎培拉過了一個禮拜,開始習慣這裡的生活步調,
習慣路上悠閒走動的人、習慣在路旁運動的人、習慣每天開口說英文……
不過,正當我們正要習慣了這裡,卻是我們該起身前往下一處的時候了。
一早大家拖著沈重的行李(以及沈重的心情)去旅館辦理check out,
接著大夥動身前往機場,在機場我們與坎培拉辦事處的組長及秘書們互道再見,
心中洋溢著這一個星期以來對他們的感念之情,因為有辦事處的照料及安排,
我們才有辦法能做好這次的文化交流活動,
大家送上了謝禮及互道珍重再見,拍了張團體照,我們就準備前往雪梨了。
接著,因為飛往雪梨的斑機延誤,我們大家開始在候機室裡用起了電腦……
(因為在坎培拉在旅館用網路要收錢,所以大家已經很多天沒上網了)
一下飛機到了雪梨,我們火速前往商務旅館辦check in,之後便前往中廚餐廳與李處長用餐。
中廚餐廳的菜色相當多元且有創意,每道菜都很有台灣味很好吃,
我們一行人穿著手臂上繡有國旗的團服,結果在透明櫥窗內正在煮麵的一位廚師,
頻頻的向我們揮手,指了指我們手臂上的國旗圖案,然後再比了比自己,最後比了一個讚!
原來他是在澳洲打工度假的台灣人,真的是有緣千里來相見。
在一邊用餐一邊與處長談話的時光過得特別快,用餐完畢後大家開開心心的在餐廳內合照。
下午大家回飯店安置好了行李後,就由Karina的國中同學帶我們逛雪梨著名的達令港,以及中國城。
天色陰陰暗暗的,不過大家也還是把握這難得的機會,用力的感受雪梨這個新的城市。
(圖為晚上逛中國城紀念品店時,與店員合照)
就這樣,來到雪梨的第一天,感受到了與坎培拉極為不同的氣氛,
雪梨人很多很熱鬧,而且街上充滿了黑頭髮的人,
我們晚餐在百貨裡的美食街,居然可以用中文點菜!
有人開玩笑的說過:雪梨一天看到的人,可能比坎培拉一個禮拜加起來還要多。
不過,大家都很期待接下來在雪梨,會展開怎樣的旅程。
又會遇到什麼新的人事物呢?
在坎培拉過了一個禮拜,開始習慣這裡的生活步調,
習慣路上悠閒走動的人、習慣在路旁運動的人、習慣每天開口說英文……
不過,正當我們正要習慣了這裡,卻是我們該起身前往下一處的時候了。
一早大家拖著沈重的行李(以及沈重的心情)去旅館辦理check out,
接著大夥動身前往機場,在機場我們與坎培拉辦事處的組長及秘書們互道再見,
心中洋溢著這一個星期以來對他們的感念之情,因為有辦事處的照料及安排,
我們才有辦法能做好這次的文化交流活動,
大家送上了謝禮及互道珍重再見,拍了張團體照,我們就準備前往雪梨了。
接著,因為飛往雪梨的斑機延誤,我們大家開始在候機室裡用起了電腦……
(因為在坎培拉在旅館用網路要收錢,所以大家已經很多天沒上網了)
一下飛機到了雪梨,我們火速前往商務旅館辦check in,之後便前往中廚餐廳與李處長用餐。
中廚餐廳的菜色相當多元且有創意,每道菜都很有台灣味很好吃,
我們一行人穿著手臂上繡有國旗的團服,結果在透明櫥窗內正在煮麵的一位廚師,
頻頻的向我們揮手,指了指我們手臂上的國旗圖案,然後再比了比自己,最後比了一個讚!
原來他是在澳洲打工度假的台灣人,真的是有緣千里來相見。
在一邊用餐一邊與處長談話的時光過得特別快,用餐完畢後大家開開心心的在餐廳內合照。
下午大家回飯店安置好了行李後,就由Karina的國中同學帶我們逛雪梨著名的達令港,以及中國城。
天色陰陰暗暗的,不過大家也還是把握這難得的機會,用力的感受雪梨這個新的城市。
(圖為晚上逛中國城紀念品店時,與店員合照)
就這樣,來到雪梨的第一天,感受到了與坎培拉極為不同的氣氛,
雪梨人很多很熱鬧,而且街上充滿了黑頭髮的人,
我們晚餐在百貨裡的美食街,居然可以用中文點菜!
有人開玩笑的說過:雪梨一天看到的人,可能比坎培拉一個禮拜加起來還要多。
不過,大家都很期待接下來在雪梨,會展開怎樣的旅程。
又會遇到什麼新的人事物呢?
訂閱:
文章 (Atom)
